来源: 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 发布时间:2021-11-29 作者:张婷 廖廓
收藏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位于长沙城北、湘江东畔,总面积9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3万人,享有“千年陶都、楷圣故里”美誉。铜官街道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集陶瓷文化、书法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拥有2个4A级、1个3A级、十多个无星级景点。这里已构建成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新华联铜官窑古镇、铜官老街、书堂山国学小镇、郭亮纪念园等一系列景点景区形成的文旅循环圈。近年来,铜官先后获评全国重点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湖南首批十大特色文旅小镇等荣誉称号。
铜官街道充分利用辖区内的旅游资源,以主题游为抓手,打造游学旅行新业态,培育游学旅行精品线路,拓展游学教育新理念,为街道居民及外来游学人员提供了优质而富有特色的游学服务。铜官街道游学产品的开发由资源端开始,通过结合历史文化景区、红色爱国教育基地、绿色生态农业公园等各类主题资源,开发相应教育内容,将各类适合游学的资源演变成游学基地,在运营上配合游学的目的,促进了游学教育纵深化发展。
“游学”是一种体验式教育模式,最早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在交通不便、通讯落后的古代,诸子百家的思想能够传播开来,与他们的游学是分不开的。社区教育游学是通过组织社区居民参与游览、体验活动,从而激发兴趣,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意志、品德、情感的一种教育活动过程,它是主要落脚于“学”的“学+游”学习模式。
实际上,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游学也是在推行国家的政策。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创新教育载体和学习形式,培育一批优质学习项目品牌。在组织课堂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才艺展示、参观游学、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探索团队学习、体验学习、远程学习等模式”,这也就意味着社区教育游学进入全国层面的逐步推广阶段,成为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铜官街道游学资源相当丰富,自当利用自身优势,顺应时代发展,发展游学教育。
一、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完善社区教育游学供给机制
(一)组织领导机制
社区教育游学项目涉及到多方主体,如教育、旅游、文化、科技、农业等,需要多方主体的配合协作才能办好。为了避免“多人管事等于不管”的现象,铜官街道明确责任,健全组织。建立了由街道、社区、学校、旅行社、景区或游学基地等形成的职责分明的管理网。
(二)经费投入机制
目前,我街道的社区教育游学项目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和企业资助,其余经费则由学习者合理分担。2020年,望城区针对长沙市民,联合区内全部12家A级旅游景区推出199元“全域旅游年卡”,享受全年无限次畅游活动。2021年,望城全域旅游年卡续费仅需100元。新华联铜官窑古镇推出“小镇居民卡”,可全年无限次畅游古镇。
(三)评价考核机制
社区教育游学项目必须要有评价机制,不能为“游”而“游”,只“游”不“学”。铜官街道建立了考核评价机制,关注社区教育项目的教育性、趣味性与可持续发展性。从基础建设、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学习者反馈等多个维度构建社区教育游学项目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考核评价,鼓励并推广优秀项目,淘汰不合格项目,优化社区教育游学项目供给结构。
二、以资源整合为关键,提升社区教育游学资源配置
铜官街道游学资源丰富,一次游学不可能将所有地方都游到。可以按游学主题来整合资源,开展游学项目,这样目的性更强,主题更突出,避免走马观花式游学。按主题游学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主题 | 游学景点 |
“陶城游” | 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长沙窑铜官博物馆、新华联铜官窑古镇、铜官古街 |
“书法游” | 书堂山和书堂山国学小镇 |
“红色游” | 郭亮纪念园、中共湖南省委旧址、谭希林旧居、刘先梅故居、袁仲贤故居等 |
“乡村游” | 五号山谷、太丰垸现代农业公园等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铜官街道重点打造了一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烽火岁月之旅”:郭亮纪念园→刘先梅故居→中共湖南省委旧址→袁仲贤故居,修缮了旧址旧居,丰富了展览内容,提升了社区教育游学资源配置。铜官街道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在 6月份积极参加“‘铜’走红色路·忆征程”的活动,一起学习党史、追寻红色足迹,弘扬革命精神。
三、以地区文化为抓手,提高社区教育游学品牌质量
铜官街道最突出的地方文化就是陶瓷文化,为了使陶瓷文化深入人心,铜官街道依托四个“一”,努力提升社区教育游学品牌质量。
(一)保护一个园,了解古代陶瓷艺术
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唐至五代时期重要窑址,其中谭家坡1号龙窑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唐代龙窑。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为长沙铜官窑的保护和研究提供空间,为公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成立一个馆,展现陶瓷发展历史
长沙铜官窑博物馆成立于2018年,是一座展现唐代长沙铜官窑陶瓷文化发展史的专题博物馆。藏品管理区有超过10万件长沙铜官窑文物,陈列区展出逾1000件铜官窑瓷器,包括2017年从海外新购入的162件“黑石号”沉船文物。证实了古代中国与中东各国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贸易往来。观众可以直观感受到铜官窑瓷器釉下彩和瓷壶诗的艺术魅力。
(三)创建一个镇,传承千年湖湘文明
新华联铜官窑古镇总占地面积1640亩。古镇于2018年8月开园,目前开放有8座博物馆、5大演艺项目、3家星级酒店、20间民宿客栈、17处人文景点、30栋老宅建筑。古镇以历史文化为魂,以陶瓷文化为根,以唐风古韵筑形,以工匠精神铸品,再现汉唐盛世风采,传承千年湖湘文明。2019年,铜官窑古镇上榜“长沙市中小学生研学创建基地”。铜官窑古镇从落地起,就一直致力于湖湘文化、传统文化的推广和复兴,是中小学生寓
教于乐开展研学的好去处。
边游边学,不亦乐乎
(四)立足一条街,弘扬非遗文化
铜官老街在唐代基本形成,街上有各种老字号商铺和手工作坊一百多家,已成为一个艺术文化旅游胜地,此条街重点营造的游学品牌是“买陶”“赏陶”“玩陶”。街上有两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刘坤庭的“泥人刘”和彭望球的“富兴窑”。
“北有天津泥人张,南有望城泥人刘”。刘坤庭,长沙铜官窑烧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门从事陶瓷雕塑技艺,学习造型设计。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了解铜官窑瓷器,体验玩泥乐趣,刘坤庭在2008年就成立“泥人刘”艺术陶厂开门迎客,亲手授艺。
彭望球,长沙铜官窑陶瓷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07年在铜官冶陶坊陶艺厂建立长沙窑铜官技艺培训基地,常年举办陶艺培训班,使长沙窑铜官陶瓷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传承和发展。2009年,彭望球在铜官老街开了“富兴窑”,将湖南黑茶文化与陶瓷文化相结合,研发了自己的茶陶器和茶陶品饮术 ,为非遗传承继续贡献力量。
刘坤庭指导儿子刘嘉豪创作陶器上的泥塑部分 彭望球指导游学学生识别茶具
游学是“旅游+”概念下的新业态,是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力践行,不仅促进了游学个体的发展,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同时,旅游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进而提升其他产业的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游学这种体验式学习方式非常灵活,集知识学习、文化熏陶、情感养成、技能训练为一体,让人们在游览、互动、体验学习中获得学习的快乐。 在当前各地开展的社区教育服务中,大部分是以集中式的公益性课堂教学为主。社区居民对这种灌输式、被动式的学习缺乏参与兴趣,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希望有一种全新的体验式学习,而游学恰好满足了他们的诉求。因此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铜官街道参与游学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
社区教育游学活动助推地方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兴,百业兴。看瓷器,观演艺,品特色佳肴,赏人文景点,这些都可以带来经济效益。2019年,铜官小镇入选湖南十大特色文旅小镇,掀起文旅热潮,全年接待游客量达1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0亿元。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但铜官街道仍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实现文化旅游综合收入7.8亿元。据统计,三年来铜官小镇新增创客群体200余人,新增小微企业50余家,带动5000余人就业。铜官窑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未来,铜官镇游学一体化体验创新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是健全组织管理机构。铜官街道拟将成立游学项目管理办公室,下设课程中心、培训中心、营销中心、资料中心,完善组织架构、制度管理、路线设计、视频推介、手册制作、课程建设等工作。
二是深度融合教育资源。游学的关键和落脚点在“学”而非“游”。在游学路线中深度融合教育资源是提升社区教育游学项目质量的关键。如长沙窑博物馆,利用现代科技让游客模拟龙窑烧制陶瓷的过程。再如铜官老街文旅项目的重新打造,深度融合教育资源,游客走在其中,可以体验学习到铜官老街的文化,还可以玩泥巴,直接感受陶瓷制作的精妙。
体验玩泥巴的乐趣
三是精心开发游学课程。社区教育游学课程的开发,是选择以何种方式呈现游学项目教育元素的设计过程,应注重教育性、趣味性与体验性三者的融合。如书堂山文化游项目的没落,原因就在于缺乏系统课程的设计,好多游客基本上都是“到此一游”,收获不大。如何将书堂小镇发展成富有前景的游学基地,就与课程设计能否吸引人是否有成效大有关系了。
四是大力宣传深入人心。丰富深厚的文旅资源,为社区教育游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要让游学品牌深入人心,还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大力宣传。还可以以活动提升热度。如2020铜官穿越跑、书堂山当代文人书法周、世界旅游小姐中国赛区总决赛等一系列文旅活动精彩纷呈,使铜官文旅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总之,社区教育游学是新时期社区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发展前景广阔。铜官街道将继续开展以铜官文化为特色的社区教育活动,探索社区教育的新途径,为学习型城镇建设进一步夯实基础,推动望城学习型城市的发展。
上一篇:基于“三级网络”体系支持下学习型团队的建设和发展 |
下一篇:杨丰社区打造“1+N”联盟社区教育体系 |